_28(1).png)
_45.png)
實現"台灣新生 兩岸合一"的可行方案
實現"台灣新生 兩岸合一"的可行方案
第一階段:理念建構與社會共識(1-3年)
1. 提出「台灣新生,兩岸合一」的核心價值
強調 和平、繁榮、文化復興、道統延續,以吸引台灣民眾支持,降低對統一的恐懼感。
提出 超越統獨、超越政黨的「新台灣方案」,打破統獨對立,凝聚兩岸共識。
2. 創建「世界大同論壇」,打造話語權
透過智庫、基金會、論壇,邀請兩岸企業家、學者、宗教領袖,討論「兩岸合一」的具體模式。
研究「一國兩制台灣方案」與「邦聯制」,找出最符合台灣利益的模式。
3. 促進台灣民間對中國大陸的認同
深化宗教大同與文化交流:推動道濟合一、一貫道改革、儒佛道融合,讓兩岸民眾感受到文化一體性。
加強經貿合作:推動「兩岸產業共榮計畫」,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概念。
第二階段:政治與經濟融合(3-5年)
4. 促成「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協議」
建立兩岸和平機制,確保台灣的安全、經濟利益不受損害。
建立特殊政治關係,如「大中華邦聯」,讓台灣保有一定的自主性。
5. 打造「兩岸產業合作區」,深化經濟融合
在台灣與福建、廣東設立「兩岸經濟特區」,讓企業享有雙邊優惠政策。
提倡「以經促統」,讓台灣企業受益於大陸市場,民間自然而然接受統一趨勢。
6. 推動「兩岸社會融合計畫」
增加兩岸人民的互動,例如鼓勵青年交流、推動兩岸婚姻福利制度。
增強中國大陸對台灣民眾的吸引力,例如提供優厚的落戶政策與福利待遇。
第三階段:正式整合與新政體成立(5-10年)
7. 過渡到「兩岸合一」的新政體
透過全民公投或政治協商,決定台灣的最終定位,例如:
「大中華邦聯」(台灣保有高度自治)
「一國兩制2.0」(台灣享有比香港更優越的條件)
「聯邦制」(台灣作為中國的特殊行政區)
8. 台灣新生:「世界大同」與全球發展
透過「世界大同基金會」,讓台灣成為全球宗教、文化、經濟交流中心。
台灣成為「全球華人文化復興基地」,吸引國際華人回歸,共同建設。
9. 結論:
欲實現"台灣新生,兩岸合一"需要穩健推進,避免社會動盪,應透過文化融合、經濟合作、政治協商三大主軸,最終達成和平統一。這是一條需要耐心與智慧的道路,但若順應天命,定能水到渠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