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奉命推動【台灣農業跨國合作,開創海外新台灣】,這是實現【世界大同】的基礎工程,示範基地在中美洲-小美國-貝里斯。

Loading...

會員登入
商品目錄
首頁 » 成為"君子儒"的30儒家格言

成為"君子儒"的30儒家格言

成為"君子儒"的30儒家格言
 
儒家思想歷經千年,塑造了無數仁人志士,其核心精神即是培養「君子儒」,以修己安人、經世濟民、平天下為己任。
 
以下以 修身、立德、行事、處世、治國、濟世 六大面向,列舉三十條儒家經典格言,論述成為君子儒的必要條件。
 
 
一、修身—內聖外王之基礎
 
君子先修己而後治人,若自身不正,焉能感化天下?修身是成為君子儒的根本。
 
1. 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(《論語·學而》)
👉 君子時刻反省自身,修正錯誤,精進不已。
 
 
2. 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」(《大學》)
👉 先修己身,方能影響家庭、社會與國家。
 
 
3. 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(《禮記·大學》)
👉 君子以禮自律,不逾規矩,涵養端正品行。
 
 
4. 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(《論語·學而》)
👉 以德為本,根基穩固,才能行大道。
 
 
5. 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」(《論語·述而》)
👉 立志於大道,實踐仁德,精進六藝,達至圓融境界。
 
 
二、立德—成為道德典範
 
君子之道在於立德,德行是影響社會的根本力量。
 
6. 「德不孤,必有鄰。」(《論語·里仁》)
👉 真正有德之人,自然吸引志同道合者。
 
 
7. 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(《論語·里仁》)
👉 向賢者學習,見不肖者則自我反省。
 
 
8. 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(《論語·述而》)
👉 君子心胸開闊,行事光明磊落;小人則心機算計,憂慮不安。
 
 
9. 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」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
👉 君子思慮長遠,未雨綢繆,以應對未來挑戰。
 
 
10. 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」(《論語·為政》)
👉 君子以德領導,眾人自然歸附,如北極星般成為指引。
 
 
三、行事—實踐仁義道德
 
君子不僅言善,更要行善,以身作則,身體力行。
 
11. 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(《論語·里仁》)
👉 君子以道義為依歸,小人則只顧私利。
 
 
12. 「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」(《論語·顏淵》)
👉 君子助人向善,不落井下石,推動良善社會。
 
 
13. 「言必信,行必果。」(《論語·子路》)
👉 言出必行,承諾必履行,建立誠信品格。
 
 
14. 「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」(《莊子·山木》)
👉 君子之交純粹不攀附權勢,小人之交則趨炎附勢,勢利功利。
 
 
15. 「躬自厚而薄責於人,則遠怨矣。」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
👉 先責備自己,寬容待人,才能消弭怨恨。
 
 
四、處世—應對人際與社會挑戰
 
處世之道,是君子儒在現實社會中運籌帷幄的智慧。
 
16. 「和而不同,禮之用,和為貴。」(《論語·學而》)
👉 君子能包容多元觀點,但不盲從附和。
 
 
17. 「剛毅木訥,近仁。」(《論語·子路》)
👉 君子剛強堅定、質樸寡言,接近仁德。
 
 
18. 「不怨天,不尤人。」(《論語·憲問》)
👉 君子遇事不抱怨,不推諉責任,而是自我努力改善現況。
 
 
19. 「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(《論語·憲問》)
👉 君子以正義對應不公,以恩德回報善行。
 
 
20. 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」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
👉 君子不被金錢誘惑,不因貧困喪志,不因威逼而屈服。
 
 
五、治國—君子之道即為治世之道
 
儒家思想的最高理想是「平天下」,治理國家亦需君子之德與智慧。
 
21. 「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。」(《孟子·盡心上》)
👉 君子治國以民為本,人民安康比君主自身更重要。
 
 
22. 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」(《禮記·禮運》)
👉 真正的理想社會,天下是屬於全體人民的。
 
 
23. 「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。」(《論語·學而》)
👉 治國者應謹慎負責、誠信待人、節儉愛民。
 
 
24. 「政者,正也。」(《論語·顏淵》)
👉 君子執政,必須以身作則,行正道而感化百姓。
 
 
25. 「法不阿貴,刑不避親。」(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)
👉 法律應公正無私,不因權貴或親情而有所偏袒。
 
 
六、濟世—以天下蒼生為己任
 
最終,君子儒的使命是改變世界,讓蒼生得以安居樂業。
 
26. 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」(《范仲淹·岳陽樓記》)
👉 君子先為天下人憂慮,後享受太平。
 
 
27. 「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」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
👉 以義為本,以禮待人,以謙讓處事,以誠信立世。
 
 
28. 「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。」(《論語·里仁》)
👉 君子不憂無官職,而憂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才能與品德來擔當。
 
 
29. 「博施於民,而能濟眾。」(《論語·雍也》)
👉 君子當廣施恩澤,濟助萬民。
 
 
30. 「仁者無敵。」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
👉 真正行仁之人,天下無敵。
 
 
請填寫您的 E-Mail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