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奉命推動【台灣農業跨國合作,開創海外新台灣】,這是實現【世界大同】的基礎工程,示範基地在中美洲-小美國-貝里斯。

Loading...

會員登入
商品目錄
首頁 » 一貫大道之沿革

一貫大道之沿革

一貫大道之沿革

 

道德經云:【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】。足證天地之源出於道,未有天地先有道。

 

史記云:天開於子會,而沒於戌會;地辟於丑會,而沒於酉會;人生於寅會,而沒於申會。當寅會人之初生,性本善,由天生人也,其權在天,無道可言。

 

道降中天,人生人也,其權在人,伏羲氏首出,仰觀俯察,知天地之運行,而劃先天八卦,以顯天地之蘊奧,此為大道降世之始也。繼由軒轅氏時代創文字,建宮室,製衣裳,文化大備,此謂道之成也。

 

嗣後堯、舜、禹、湯、太公望、文、武、周公,接續道統,心法一脈相傳,此時期謂之青陽應運之期道之整也。

 

幽厲之世,五霸迭興,群雄紛爭,天子政令不能行於天下,道轉紅陽之期,而由道分為三教,此謂道之分也

 

周初道祖老子降世,發揚道宗,東渡孔子,闕里傳猶龍之歎,西化胡王尹喜函關現紫氣之瑞,關尹子強留老子作書,而著道德經五千言,為道教之始祖也。

 

孔子周遊列國,教化萬方,刪詩訂禮,繼往開來,闡永久不變之真理,立萬世不易之定論,大道之精微奧玄,學庸(即大學、中庸)敘述備至,成儒教之始祖。

 

孔子顏回、曾子,曾子傳子思,子思傳孟子(前東方第十八代祖),孟子以後,道脈西遷,心法失傳,歷秦、漢、晉、隋、唐,議論囂然,無有造此域者。

 

迨至炎宋,文運天開,五星聚奎,希夷首出,濂、洛、關、閩,如周敦頤、程頤,程灝、張載、朱熹等相繼而起,真儒賴以昌明,然而運不相逢,終究未繼道統,良以孟子之時,道脈心法業經盤轉西域,釋教接衍,所以中土宋朝儒者輩出,不過闡發道旨而已。孔子時道統暗轉西域印度釋迦牟尼佛承續道統,渡大弟子迦葉為佛教之始祖,阿難為二祖。

 

道分三教,各傳一方,各留經典。

 

釋教單傳二十八代至達摩尊者梁武帝之時達摩初祖西來,真機復還中土,此謂之為〝老水還潮〞也。自達摩中國,真道心法仍然一脈相傳,達摩初祖神光二祖,神光傳僧燦三祖,僧燦傳道信四祖,道信傳弘忍五祖,弘忍傳六祖惠能

 

六祖之時衣缽失傳,禪宗而分南頓北漸,其實道歸庶民俗家,六祖惠能——盧氏,諱惠能,號惠能大鑒師,乃地藏王化身。曾有《六祖壇經》一部遺世。

 

六祖惠能有詩為證:

釋家從我絕宗風,儒家得我正法通

三期未後收圓事,正心誠意合中庸

 

六祖白馬廟、孫敷仁,道降傳火宅,昔日五祖將「衣缽」傳於六祖時,曾於夜間密囑,勿令道脈絕滅,但不可傳衣缽之惡僧。後來六祖果遇惡僧迫令傳其衣缽,六祖逐奔至廣東曹溪。二次又被尋逐,幸遇白玉蟾於田中將六祖救護,迎至其家,六祖遂授衣缽,後又遇馬端陽,也授以正法。

 

從此「釋終儒起,道興火宅」。此是密機,因不令僧知,故《壇經》不載。

 

白玉蟾、馬端陽並稱七祖,羅蔚群八祖、黃德輝九祖、吳紫祥十祖、何了苦十一祖、袁退安十二祖、楊還虛、徐還無並稱十三祖、姚鶴天十四祖、王覺一十五祖、劉清虛十六祖,此乃紅陽十六代圓滿,道轉白陽之期(民國初期),彌勒應運,路中一彌勒菩薩)為十七祖,大開普渡,大闡玄機,張天然濟公活佛)、孫慧明(月慧菩薩)繼承十八祖,奉承道統,繼續辦理末後一著(掌道10800年),三曹普渡,萬教歸一。(東西方總共六十四位道統接續祖師圓滿)

 

三代以上,道在君相,一人而化天下,為青陽期

三代以後,道在師儒,三教繼續而出,各傳一方,為紅陽期

現值三期末會,世風頹壞,浩劫流行,大地無完土,

道在庶民,人人可得道,個個可成佛,為白陽期

 

古懺預言碑文之印證

山西省汾陽縣孝義莊馬營村七聖宮,又名七佛寺,為伏羲所建,內供七尊古佛,有古詩一首乃是女媧娘娘所刻,古詩云:

母定三陽渡原人,復始羲王降道源

臨初太公闡聖王,泰來天真辦收圓

 

第一句說:老母敕定青陽期、紅陽期、白陽期(稱為三陽),普渡皇胎原子,末世有三羊(陽)開泰,金雞三唱之說!春種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,故秋屬白即是收圓之期也!

 

第二句的「復」字,是地雷復卦,在東方屬青,這就是青陽期的開始,伏羲皇帝開始傳道。東方甲乙屬「木」,在天五常為「元」,五色屬「青」,在地四季屬「春」,人倫五常屬「仁」,人體主「肝、筋」,五戒主「殺」。

 

第三句的「臨」字,是地澤臨卦,在南方屬紅,意思是紅陽期起源於姜太公,闡揚內聖外王的大道。南方丙丁屬「火」,在天五常為「亨」,五色屬「紅」,在地四季為「夏」,人倫五常屬「禮」,人體主「心、血」,五戒主「淫」。

 

第四句的「泰」字,是地天泰卦,在西方屬白,即白陽期應運,『天真』是天然,素真的聖號,就是師尊、師母之名號,辦理末後一著的收圓大事。西方庚辛屬「金」,在天五常為「利」,五色屬「白」,在地四季為「秋」,人倫五常屬「義」,五戒主「盜」。

 

昔日修真者,入山藏洞,千里訪明師,萬里求口訣,經歷千辛萬苦,必須修到功圓果滿,方遇明師,直指玄關大道,所謂「先修而後得者」是也,在成道之聖賢仙佛,皆有修道之過程,若不能忍受一切之魔難,不能行功立德,妄想成仙佛者,未之有也;

 

值此天恩寬厚,三期末劫,大道普渡,人人可得,個個可修可成就,此謂之「先得而後修」也,你若能機緣幸遇,實乃根基之深厚也。

 

現今上天降下普度,大道普傳,白陽應運,先得而後修,仙佛降訓指明「幾千年來五教之迷暗」,使得五教正法得以昌明,五教有緣之修行人,求之聞之較以前先修而後得者,可以大大縮短苦修時間,以便早日明心見性,達本還原返回天鄉!

 

丹經云:

任君聰明過顏閔,不遇明師莫強猜

熟讀千經與萬典,不如明師一指點

 

佛經云:

講徹法華經,念徹大悲咒;

種瓜還得瓜,種豆還得豆;

不得明師指,仍須輪迴受。

 

五祖云:

生死事大,無常迅速;

汝等終生只求福田,不求出離生死苦海,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

 

仙佛云:

生從何處來,死從何處去

知道來去處,方是學道人

 

仙佛云:

修行無別修,只要識路頭

路頭若識得,生死一齊休

 

仙佛云:

身有生和死,性無死與生

能知生死門,躲過老閻君

 

 

 

歡迎各界賢達指教

洪一元  敬上

LINE/微信:dadaw2100,

LINE/微信/手機:0930-047452,      

 

 

請填寫您的 E-Mail :